一離開就大哭?分離焦慮怎麼辦?

2024-04-01



「孩子每天上學都哭很慘怎麼辦😭」​

「只要我一離開,小朋友就會爆哭,連去上廁所都不行🤦‍♀️」​

孩子的分離焦慮,常常令很多父母頭疼不已,也是我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。​這篇文章就來談談什麼是分離焦慮,以及遇到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時,應該要怎麼對應。





分離焦慮是什麼?

孩子與主要照顧者分離,或離開熟悉環境時,​出現強烈的不安感,常伴隨抗拒或是哭鬧不止。分離焦慮通常在6個月開始,​於10~18個月到達高峰期,​常持續到2、3歲,尤其是剛上幼稚園的時候。​



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?

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三點:

1. 可辨認主要照顧者,情感需求增加​👩‍👧

2. 開始知道自己跟別人不是依附關係,是獨立個體🤸‍♀️​

3. 發展出物體恆存概念了​





孩子分離焦慮時怎麼辦

1. 及時安撫以穩定孩子的情緒:

例如半夜哭醒發現媽媽不在,媽媽聽到可以趕快回房間抱抱孩子,讓寶寶知道雖然爸媽不在身邊,但隨時都有注意他的狀況。​


2. 玩捉迷藏:

通過多次不見了、出現了的反覆過程,讓孩子知道父母雖然會離開,但過不久又會回來。​


3. 鼓勵寶寶主動離開視線:

可以請其他家人配合,例如讓爺爺👴在轉角呼喚寶寶,放手請寶寶自己去找爺爺,因而離開媽媽視線(好比主動提分手的人通常比較不難過😂)


4. 平時練習分離:

在寶寶情緒穩定時,表示要去上廁所🚽,在廁所待10秒,然後出來誇讚寶寶的等待,並漸漸將時間拉長(不要挑真的要上廁所時練習,避免製造時間壓力與分離的緊張感)


5. 建立安撫小物:

例如有媽媽味道的衣服或玩偶🧸建立小孩的安全感跟情感延伸依附物。​


6. 明確指出回來的時間點:

由於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(5分鐘是多久?)尚未發展成熟,因此要把時間具象化,例如等沙漏漏完⏳、長針指到6(最下面)就結束🕝、在學校吃完三個碗🍽就回家等。

|延伸閱讀:想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嗎?來看看時間觀念發展吧(👉點此參考文章


7. 讓孩子有預期心理:

早一點告知孩子接下來的行程安排⏰,讓孩子有時間消化並做心理準備(要求孩子收拾玩具也可使用類似方法,相當於幫孩子製造「耍賴的時間」)​





絕對不可以這樣做

1. 不告而別悄悄離開:

趁寶寶轉頭時偷跑🏃‍♂️或是換人抱,容易使孩子沒有安全感且更害怕分離。​


2. 欺騙孩子離開的時間與目的:

說只是倒垃圾5分鐘回來,但實際卻是去上班,直到晚上才回來​。


3. 發脾氣、冷落或嘲笑孩子:

負面言語容易造成孩子低自尊與退縮,又或者如果孩子因為某次哭鬧得特別激烈,而父母妥協後,會導致孩子一次哭得比一次大聲,以為哭的強度只要夠大,父母就會給予回應。


4. 強硬恐嚇脅迫孩子:

威脅孩子只會讓孩子習得無助,且對於上學更加排斥。​


5. 離情依依難分難捨:

直接告知孩子要去哪、去多久,一個擁抱、一個親吻後微笑說再見就離開,不要讓離別場面增加悲傷感,縮短道別的時刻。​





參考文獻​

Baillargeon, R. (1986). Representing the existence and the location of hidden objects: Object permanence in 6-and 8-month-old infants. Cognition, 23(1), 21-41.​

Creswell, C., Waite, P., & Hudson, J. (2020). Practitioner Review: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–assessment and treatment.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, 61(6), 628-643.

Pepito, G., & Montalbo, I. C. (2019). Separation anxiety on preschoolers' development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and Education, 8(1), 229-239.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