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共讀的8個原則

2022-01-17


要讓孩子看書好難?

「為什麼我一把書拿出來,孩子就跑走」

「該怎麼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?」​

「每次都讀同一本書,這樣好嗎?」

​​許多家長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。但實際操作起來,似乎沒有想像中容易。

​在臨床上,我們常遇到父母說:​「我有想說要唸繪本給他聽,

還特地跑去買在這邊上課時,老師有陪他看過的書,但他真的很不捧場 !」

​​

詢問家長是如何跟孩子共讀的,​最常聽到的回答是: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「就念書本上面的字,念到小朋友睡著就關燈。」​​​



親子共讀到底怎麼讀?

我們整理出了共讀八大原則,提供家長參考:

​①孩子精神要好​

②空間舒適安靜

③​讓孩子接觸書本

④​不要照著書唸

⑤​語調表情生動

⑥​增加對話互動

⑦專注多久看多久

⑧ ​重複看同本書​ 



共讀就像玩遊戲

首先,講故事是一個愉快的互動遊戲。家長與孩子的情緒、精神狀態都很重要。

如果當天有任何一方不舒服、累了,就好好休息。千萬不要按表操課。


共讀的時間點,可以選在吃飽飯後到刷牙前。孩子精神好,專注度跟學習力才會好。​

​建議不要把床邊故事當作睡眠儀式!​若每次都讓孩子看書看到睡著​,

孩子容易把閱讀與睡眠連結起來,​導致之後看到繪本就開始昏昏欲睡​。

如果書唸到一半,孩子想睡覺了,​就把書收起來,不需要強迫讀完。


​​​共讀時,可以讓孩子坐在懷中,一同面向書本​,

並利用豐富的語調、表情跟肢體動作​吸引孩子的注意,

與孩子對話或一問一答,​讓孩子主動參與在共讀活動當中。​​



若孩子年紀小,可以適度調整繪本中的語句內容,用孩子聽得懂的話來說,​

也可以搭配繪本上的圖片,看圖說故事。​​不需要逐字唸讀、照本宣科,

像在參加朗讀比賽一樣,​把活生生的真人父母,變成一鍵播放的晚安故事機。

製造期待感以及互動,在共讀中是很重要的事情,​孩子要有興趣,才能從中學習。​​



孩子總是愛唸那幾本書?

有些父母會提到孩子總是喜歡唸某幾本書,​怕重複唸同一本書會學不到新的東西。​

其實,對孩子而言,不論是概念的建立,或是語言的學習,都需要不斷重複練習。​

所以其實透過反覆閱讀,​反而更能習得詞彙與理解故事情節。

​一樣的故事若能以不同的詞彙或句子來闡述,對累積詞彙量活用句型都非常有幫助唷!​​


此外,就如同大人會重複看喜歡的電影一樣,​孩子也對熟悉的事物感到安心。

​透過反覆閱讀,可以觀察到之前漏掉的細節。例如這次看到某張圖片的細節,​

下次則發現了前後頁圖片的關聯。​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收穫。​

因此,當孩子又拿起那一千零一本書​,

請各位被欽點的陪讀書僮們,耐著性子換句話再說一次吧!


許多研究指出,爸爸跟孩子共讀時,​會用到許多孩子平時沒有接觸過的詞彙,並且提出更多        抽象的問題​,可以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以及思考靈活度。因此媽媽們啊!快把這篇文章傳給        先生,​然後欣然地拱手讓出你們的共讀寶座吧!​ ​ 



考文獻:

Simsek, Z. C.,Erdogan, N. I.(2015).Effects of the dialogic and traditional reading techniques on children's language development. Procedia-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,197,754-758.​

Barnes, E.,Puccioni, J.(2017).Shared book reading and preschool children's academic achievement: Evidence from 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-Birth cohort.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,26(6),e2035.​

Hutton, J.,et al. Authorship Consortium(2015).Home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brain activ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listening to stories.Pediatrics,136(3),466-478.​

Vally, Z.,Murray, L.,Tomlinson, M.,Cooper, P. J.(2015).The impact of dialogic book-sharing training on infant language and attention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a deprived South African community.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,56,865-873.​

Fash, D. S., & Madison, C. L. (2011). Parents' language interaction with young children: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thers and fathers. Child Study Journal, 11, 137-153.​

楊麗芬. (2011). 二十個月大幼兒父親與母親 親子共讀互動類型比較.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, 1-163.​

張鑑如, & 劉惠美. (2011). 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. 教育心理學報, 43(閱讀專刊).​​​

© BaeGo培果教育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